2019年9月18日上午,久久第九届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盛大开幕。为功本届海报双年展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,山高水长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、久久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联合承办,为功旨在反映国际平面设计界当下的山高水长设计现状,彰显海报的久久魅力。

海报自诞生以来,为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山高水长它作为重要的久久艺术媒介始终发挥着推动社会进步、丰富文化生活、为功促进经济增长的山高水长作用。海报通过艺术家的久久创作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、文化观念和时代美学等特征,为功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迅速。山高水长
2003年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创办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,目前是中国唯一以海报为载体的国际设计竞赛,诞生之初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的文化交流项目,在过往的16年中一直受到国际平面设计界的关注,也是国际平面设计领域学术水平最高的海报竞赛活动之一。

开幕式现场
时至今日,双年展已走过了16个春秋。在开幕式开始之际,现场通过视频短片回顾了历届双年展的精彩瞬间。在看到第一届开幕式时,博物馆内不约而同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从中各位艺术家及设计师们看到了海报双年展的历史,也看到了历史中的自己。

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,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,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徐国强,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创始人赵燕,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毕学锋,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教授Götz Gramlich,瑞士苏黎世艺术学院教授Cybu Richli,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赵清,日本著名设计师Hajime Tsushima/对马肇,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曹方,宁波城市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潘沁,深圳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宋博渊,上海平面设计协会主席马德岗,南京平面设计师联盟主席时澄等嘉宾参加开幕式。

Distruktur_André Baldinger、Toan Vu-Huu(法国)全场大奖
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开幕式上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。他说道,海报设计既是大众之声,又是设计师的灵魂独白;既有强烈的视觉语言,又有艺术家诗性的想象。所以海报在今天,是真正意义上的“社会之声”与“时代之诗”。设计师们的作品贴近生活、贴近生命、贴近我们的心灵。作为总策划,他自第一届开始便极力支持双年展的创办,见今日盛况更是感怀良多、感慨万千。他表示“九”在中国是一个吉利数,象征最大的数字,祝愿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久久为功,山高水长!

金奖
Rundgangparty_RobertRadziejewski (德国)
作为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负责人,杭间表示在一代又一代美院、及全世界的设计师们的支持下,海报创作迎来了更好的发展,更好的展陈空间,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成为新的家。并正式宣布了,未来的每届双年展都将在博物馆内举办。在全球多媒介的时代,如何发展海报设计?它对社会的影响、关怀以及思考,期待大家的探讨。第九届海报双年展主席毕学锋教授对本届双年展进行总结,公布入选及获奖作品,并表示,历经16年的海报双年展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,积累产生了重要的文献和研究价值。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一直坚持挖掘、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海报的创新探索,推动设计教育和设计专业的国际交流与专业借鉴。

铜奖AGI在中国2018_洪卫
双年展创始人赵燕教授在致辞中提出,如今“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”如同波兰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、法国肖蒙国际海报与平面设计艺术节、日本富山国际海报三年展、捷克布鲁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等国际专业竞赛活动一样,成为国际平面设计领域学术水平最高的专业赛事之一。他在感叹双年展走过的历历春秋的同时,对它的未来提出了热切的期盼和祝福,更上新台阶。

据悉,双年展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,经过近两个多月的全球征集,共收到了来自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2599件作品。经过初评评委的严格评选,最终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件(套)共171幅作品脱颖而出入选本次双年展。本届双年展国际终评评审团由来自中国的毕学锋、赵清、德国的Götz Gramlich (高兹·甘姆里奇)、瑞士的Cybu Richli(希布·瑞奇力)以及日本的対马肇(Hajime Tsushima)五位专家组成,共选出全场大奖1名,在文化海报、商业海报、公益海报三大类别中,各金奖1名、银奖2名、铜奖3名,以及评审奖五名。

▲
银奖
Not a Fairy Tale-PlasticDoes Not Belong in theOcean
_Rikke Hansen(丹麦)
此前在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内,五位终评评审在做了简单的交流沟通之后,针对现场的所有海报作品展开了紧张而激烈的讨论。根据评选作品的标准和原则:作品创意的独特构思,作品的原创性;作品传达的清晰度;作品新颖的表现手法来遴选符合条件的优秀作品。展期将持续至10月15日结束。